当前位置: 首页 » 研讨会 » 正文

质量风险管理在出口饲料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5  作者:江飞剑,袁佳杰, 张平, 孙敏飞  浏览次数:153
核心提示:质量风险管理在出口饲料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摘要] 出口饲料添加剂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受政策、法规、市场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
  

质量风险管理在出口饲料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 出口饲料添加剂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受政策、法规、市场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也受人员、环境、管理等各种内部条件制约。为了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依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对饲料添加剂从原辅料收购、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等多个环节可能产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的危害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评价,确定具体风险项目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形成风险管理计划。

     在整个饲料添加剂产品周期中,各种各样风险因子随时存在,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生产工艺的确定及变更,再到产品入库、销售、运输等环节,每一种风险因素的管理和控制对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都至关重要[1]。为了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依据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从风险管理角度人手,对饲料添加剂从原辅料收购、生产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等多个环节进行可能产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识别,通过引入“风险管理计划”,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饲料级2% D-生物素探讨建立风险管理计划,浙江天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均建有2%-D-生物素生产线,并获得农业部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文号为:饲添[2008]1458、饲添[2013]T00023。饲料级2% D-生物素产品采用生产工艺:主料(生物素)+ 配料(纯化水、麦芽糊精)→离心喷雾干燥→过筛→混合→内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

1.2 方法

    常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包括基本的风险管理促进方法(流程图、检查表、过程映射、因果图、鱼骨图)、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响及严重性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危害可操作性分析(HAZOP)、初步危害分析(PHA)[2]。通过风险设别,饲料级2%D-生物素涉及生物、化学和物理的多个风险因子,故选择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作为风险管理工具。

1.2.1风险识别

    应考虑原料、辅料和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等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应参考以往风险监控和出口检测数据、国内外法规标准、国外通报等信息。出口饲料添加剂的风险主要识别是否动物疫病(TSE病毒)、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重金属)、农业转基因生物超标(GMO)、微生物超标及安全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1.2.2风险评价

根据预先确定的风险标准对已经识别并分析的风险进行评价 即通过评价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从而确认风险的等级。风险=可能性×严重性×可检测性。其中分为定性系统RPR(risk priority ranking)和定量系统RPN(riskpriority number),定性系统采用高、中、低描述,是综合的描述性评价,带有些直觉因素。定量系统是用范围值来表示高、中、低级的风险[1]。见附表1

            1  根据风险发生的严重性、可能性和可检测性对风险进行评估

等级

(分值)

严重性

(发生质量风险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可能性

(发生偏差或缺陷等风险的可能性)

可检测性

(风险发生或有发生趋势时被发现的可能性)

高(3

对关键质量属性有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质量,参数偏离范围为关键性偏差。

操作范围接近于设计空间或注册范围,或参数范围比较窄,参数本身较难控制。正常情况下也可能会偏离范围。

风险发生很久后才能被发现

中(2

对关键质量属性可能有影响。不严格控制会出现重大偏差。

操作范围接近于设计空间或注册范围,或参数范围比较宽,参数本身比较容易控制。异常情况下才会偏离范围。

风险发生后稍后才能被发现

低(1

对关键质量属性影响很小,参数偏离范围为小偏差或微小偏差。

操作范围远比设计空间或注册范围窄,或参数范围比较宽,紧急情况下才会偏离设计空间。

风险发生或有发生趋势时可以立即被发现

  评估采用风险等级矩阵法

1)风险得分评价:风险得分=严重性×可能性×可检测性

2)风险分析矩阵表:见附表2

                            2  风险等级评估矩阵

风险等级

行动

风险得分

高(3

此风险必须降低。

12~27(关键)

中(2

此风险必须适当地降至可能低。

8~9(非关键)

低(1

可以接受的风险。

1~6(非关键)

1.2.3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控制就是执行决定的措施,分为两个步骤,即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对于一些类型的危害,最好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也未必能全部消除风险。应该从管理的角度来思考衡量风险的影响,高影响且发生概率极低的风险因素不应占据更多的管理资源,而应该把精力投人到发生率高、影响较大的风险中[3]

1)低风险,用来作出决策来降低和/或接受风险。降低风险是指针对风险评估中确定的风险进行改进,通过实施一些措施使风险降低。接受风险是指考虑到风险等级和降低风险所需的成本两个方面,从而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风险等级,一旦风险降低至该等级,就接受该风险而不用再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进一步降低风险。

2)中度风险,建议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3)高风险,必须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1.2.4监测和评审

风险管理小组每年至少一次对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再审核,结合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开展,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对运行中的特殊情况,要及时对相应环节进行改进。

1.2.5风险管理活动记录

风险管理活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监测与评审等,是运行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及时记录。

2.结果与分析

成立由各方面专业组成的质量风险管理小组,对饲料级2%D-生物素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管理。饲料级2%D-生物素风险识别结果及风险产生原因分析见附表3。饲料级2%D-生物素生产关键环节风险管理活动记录见附表4

 

 

                   3  饲料级2%D-生物素风险识别主要项目

风险环节

风险类别

具体风险项目

风险产生原因

生物素

(原料环节)

 

化学危害

重金属(铅、镉、砷)

原料质量不合格

合格供应商评估、验证环节把关不严

麦芽糊精

(辅料环节)

 

 

生物危害

转基因成分

辅料质量不合格

合格供应商评估、验证环节把关不严

化学危害

重金属(铅、镉、砷)

过筛

(生产过程)

 

物理危害

异物

筛网破损

金属探测

(生产过程)

物理危害

金属异物

仪器不灵敏或破损

 

 

 


                                             4  饲料级2%-D-生物素生产关键环节风险管理活动记录表

 

环节

风险识别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监测和评审

 

    控制措施

危害属性、类别

具体风险因子

高风险

中风险

低风险

保持

改进

风险控制点

频率

方法

生物素

验收

化学

重金属

(铅、镉、砷)

每批

检测

自检合格后接受

麦芽糊精验收

生物

转基因成分

每批

检测

供应商每批提供非转基因声明

化学

重金属

(铅、镉、砷)

每批

检测

自检合格后接受

过筛

物理

异物

每批

目测检查

 

检查筛网的完好性

 

金属检测

物理

金属异物

每批

金属探测

由班组长每批次生产前、结束后,金属探测仪用检测块测试一次。工作开始后,每隔二个小时对设备校检一次。

成品

化学

重金属

(铅、镉、砷)

每批

检测

自检合格后入库

二恶英

每年

监控

委托检测或接受官方风险监控


3.讨论  

风险管理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负面效应,最大程度地提高产品质量,这也是GMP质量风险管理的目的[4] 。风险管理计划是在整个产品周期中就饲料添加剂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交流和审核的系统过程。根据风险管理计划运行情况,对涉及安全、卫生、环保技术规范要求的成品或原辅料,制定风险项目自检自控计划,明确检测项目和频率,以及涉及原辅料的规格型号和供应商。

企业应及时收集出口产品涉及的输入国和国内的技术规范要求,记录产品日常检验和检测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合格情况,整理企业及同行业出口产品的通报退货和不合格信息。对识别到的重大风险,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出现重大不符合项的,应及时调整企业风险管理计划,实行动态监测和评审。

 

 

[参考文献]         

[1] 天宇,王博妍.制药企业质量风险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31月第3卷第1:161-162

[2] 肖潇,梁毅.浅析质量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J].中国制药装备,20125月·第5:26-32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GMP指南(质量管理体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 版社,201 136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S]2011-01-17

 

 





 
推荐图文
推荐研讨会
点击排行